2025年高校綜合評價招生錄取名單公示 12所高校在廣東錄取2964人
近日,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(fā)布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2025年在廣東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模式錄取考生名單公示。
歷史類與物理類考生各有多少人?廣州哪些高中成為“生源大戶”?
據(jù)統(tǒng)計,12所高校2025年一共在廣東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錄取2964人。有6所位于廣東,且占據(jù)了錄取人數(shù)前6名。
其中北京外國語大學11人、浙江大學30人、中山大學495人、華南理工大學300人、南方科技大學300人、西湖大學10人、西交利物浦大學120人、北師香港浸會大學1015人、上海紐約大學24人、昆山杜克大學17人、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428人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214人。
從選科來看,上述高校共錄取歷史類考生391人,物理類考生2573人。有8所高校招收歷史類考生,其中,中山大學有45人、北京外國語大學有6人、西交利物浦大學有18人、北師香港浸會大學有186人、上海紐約大學有9人、昆山杜克大學有3人、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有110人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有14人。
廣州980名學子通過綜合評價錄取
2025年,共有980名廣州考生通過綜合評價被高校錄取,總數(shù)基本保持穩(wěn)定,比去年多了3人。
整體上看,廣州市執(zhí)信中學為高校綜合評價招生輸送生源最多,共有95名學生,且連續(xù)三年占據(jù)榜首。其次是廣東實驗中學,有74名學生通過綜合評價招生被高校錄取。
另外,輸送生源數(shù)量較多的還有:廣州市第二中學、廣東廣雅中學(包括花都校區(qū))、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、廣州大學附屬中學、廣州中學、廣州市第六中學、廣州市第十六中學。
通過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的學生超過10人的高中還有廣州市第七中學、廣州市鐵一中學、廣州外國語學校、廣州市天河中學、廣州市實驗外語學校、廣州市真光中學、廣州市第五中學、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、廣州天省實驗學校、廣東仲元中學、廣州市黃廣中學、廣州市玉巖中學、廣州市培正中學。
中大通過綜合評價錄取183名廣州考生
相對而言,在12所高校中,中山大學、華南理工大學、南方科技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、北師香港浸會大學等5所高校開展綜合評價招生規(guī)模較大,為考生提供了更多機會。它們更青睞哪些高中?統(tǒng)計顯示,中山大學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共錄取廣州考生183人,輸送生源在15人及以上的高中有省實、執(zhí)信、華附、廣雅、二中、廣大附中。
華南理工大學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共錄取廣州考生108人,輸送生源在6人及以上的高中有省實、執(zhí)信、二中、六中、廣雅及天河中學。
南方科技大學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共錄取廣州考生85人,輸送生源在6人及以上的高中有廣大附中、華附、省實、執(zhí)信、二中、七中及廣州中學。
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共錄取廣州考生139人。輸送生源超過10人的高中有二中、華附、執(zhí)信、省實及廣大附中。
北師香港浸會大學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共錄取廣州考生343人,輸送生源超過20人的高中有十六中與廣州市實驗外語學校。
西湖大學今年首次在廣東開展綜合評價招生,一共錄取10人,其中廣州考生4人,分別來自華附、省實、執(zhí)信、廣大附中。
什么是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模式?
它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對“形成分類考試、綜合評價、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”的積極探索。
考生需按高校公布的招生錄取簡章報名并提供報考材料,試點高校完成考生報名和綜合素質(zhì)材料初審后,實行以筆(機)試、面試,或筆(機)試、面試相結合等考核方式的綜合素質(zhì)測試,并參考學生高考成績、高校綜合素質(zhì)測試成績及高中學業(yè)水平考試成績,按相應比例最終構成考生的綜合成績,按考生綜合成績擇優(yōu)錄取。
多數(shù)高校的綜合分,會按高考成績占60%、高校考核成績占30%、高中學考成績占10%進行折算。不過,近幾年來,折算方式越來越多,比如按50%、40%、10%的比例。
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“陸豐市人民政府”門戶網(wǎng)站,是否繼續(xù)?